英商德記洋行



見證‧近150風華歷史之英商德記洋行



清同治3年(1864年)安平設海關,正式開港,洋商隨即紛紛在此設立洋行


洋行指的是,外商在中國各地所設的商業辦事處~


當時建於安平的早期洋行都在舊港口附近


最有名的五大洋行中,英商德記、怡記、和記洋行


美商呷記洋行德商東興洋行


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(西元1867年),是英商洋行中碩果僅存的


為市府所認定的三級古蹟~



整棟白色建築外觀,呈現出高雅大方的姿態



搭上左右空地上所種植的花草樹木,讓人感到一股清悠之氣息~




英商德記洋行,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,大多從事鴉片、樟腦、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


台灣割讓日本以後,日本政府將鴉片、樟腦等大宗貨物交易權收回專賣


洋行貿易量銳減,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,影響船舶載卸,紛紛關閉


德記洋行仍繼續營業


西元1911年,在安平洋行都關閉後,日本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


台灣光復以後,再改為台南鹽場辦公廳舍


民國68年,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,做為「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」




英商德記洋行為一長方形的西方建築物,長二十英丈,寬十二英丈


整棟建築坐北朝南,典型的西洋殖民地式建築~磚造的樓房與高台階





兩層樓的洋房建築,視覺上有別於傳統的閩南風格建築~




兩座並排的“歇山式配”屋頂


(歇山式屋頂,原來只准官署使用,後來也有部份民宅引用)



屋頂為桁架系統,上鋪瓦片,分成左右二個屋頂,均為四坡排水


主樓梯設於正向中央






一樓原為行員宿舍,走道居中,左右各有三間房間



現在這些房間,則作為先民來台日常生活情景的展覽室


藉著栩栩如生的蠟像


來展現台灣先民各種族的生活型態


裡面有閩南、客家、原住民、平埔、荷蘭人等









東西南三面均繞以拱廊









採拱廊模式的建築,可以遮擋雨水及防止日曬





因而拱圈成為建築上很重要的元素~







二樓空間與一樓房間相似,但走廊圍以綠釉瓶飾欄杆,加上白色粉牆







讓人有彷彿來到小白宮的感覺~






位於洋行旁的樹屋管理中心也吸引不少遊客在此拍照






這棟原本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房舍,再換上色彩鮮豔新裝後



倒是抹煞了許多人的底片



想想這面牆的熱門度~也是不同凡響






英商德記洋行是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


也展現出將近150年的絕代風華~
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英商德記洋行


地址:台南市古堡街108號


電話:06-391-3901


開放時間:08:30~17:30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此篇文章被閱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華仔凡人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