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青錢第
上回華仔美美走訪過龍潭三坑老街
主要是尋覓古早味美食,所以有些景點並沒走透透
這次再度來到龍潭三坑老街,就是要去造訪傳統建築的古厝『青錢第』
百年古厝三合院建築『青錢第』的張家古厝
三坑子的「青錢第」建於1894年(清光緒20年),至今約有一百多年
「青錢第」曾有望被列入三級古蹟,可是屋主為了列入古蹟無法自行修繕而放棄
永福宮的右側,可通往附近『青錢第』古厝及「開庄伯公廟」,距離都不遠
有關「青錢第」堂號的由來
「青錢第」為張姓人家,因祖先經商致富,曾自行發行「青錢」賑災
民眾憑青錢可至銀莊去兌換銀兩,所以受到皇帝旌表,被稱為『青錢第』
自此以後,這位張姓大臣的後代子孫就沿用『青錢第』做為小堂號
但有另一說堂號由來
可能是出於「青錢萬選」之成語典故,謂唐朝張鷟,其文辭猶
青錢般人人喜愛,萬選萬中
在古厝正廳的泥塑門聯上寫有「青出群英人稱瑞鳳,錢名萬選世仰雲龍」之對聯
此聯正是出自這句成語,也說明了『青錢第』的出處
其實張家真正的堂號「清河堂」,是因為祖先當時住在清河郡
因此張家後來就以住的地名,做為自己的堂號
後來又有位張姓的祖先倡導說要忍
所以就有所謂的「百忍傳家」,是「百忍堂」堂號的源起
所以「清河堂」又可以稱為「百忍堂」
「青錢第」是一座中國傳統三合院古厝,背倚蓊鬱的小丘
座落於一片田園中,顯得相當幽雅
三合院右廂為雙護龍,左為單護龍,古厝的風貌相當完整
正廳的門額,以紅底金字寫著「青錢第」
左右門聯寫著:「青出群英人稱瑞鳳,錢名萬選世仰雲龍。」辭句意境平平
可見到幾種特別的建築工法
左右對聯之上的牆壁各鑲嵌一立姿的蝙蝠雕飾,造形特殊而引人注意
左護龍之馬背山牆也皆造有蝙蝠造型之泥塑
蝙蝠,取其「蝠」與「福」的吉祥諧音
倒懸蝙蝠的圖案代表「福到」的吉祥意思
在正廳兩側的牆上彩繪有瓶花,亦取其諧音「平平安安」之意
鯉魚:用來收集雨水,再從魚嘴流出,除了方便人們雨天的時候進出外
也象徵如魚得水、魚躍龍門
金包玉:用紅磚包覆夯土的建築方式,美稱為金包玉~精緻的磚造牆
「青錢第」的卵石牆基、白灰牆堵、斗仔磚牆展現了客家人樸實大方的建築特色
由於此宅在當時為三坑子的豪宅,因此在護龍及正廳皆置有槍孔
可想見當年保衛家園之艱辛
三坑老街的範圍大致上是以永福宮為聚落的核心
向外至黑白洗,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
三坑老街以「永福宮」為信仰的中心,可以說是整個聚落的核心
廟內主祀三官大帝,配祀三山國王以及開漳聖王、文昌帝君、觀音菩薩、註生娘娘、褒忠義民爺等等神明
據說最早「永福宮」主祀是客家族群的鄉土保護神「三山國王」,且尚無廟埕
「永福宮」格局為二進式,規模不大但卻因歷次的修建都結合當地匠師參與
距今已經一百多年歷史
三川殿的門面仍是古樸的木造格式,斑駁的油漆,透露出年代的久遠,樸拙動人
廟宇外觀古樸典雅,三川脊雕飾精巧,二條飛龍各在廟脊左右飛騰
垂脊末端的牌頭則有福祿壽三仙及騎馬的武官造型人物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此篇文章被閱覽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