剝皮寮老街
走進時光隧道 電影艋舺場景→剝皮寮老街
最近超夯的拜訪地點,有兩百多年歷史的清朝老街~剝皮寮
據說因清朝時期福州商傳船運進杉木,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~
剝皮寮老街能夠保存完整,並非當年政府有意保存,是歷史的幸運使然
日治時期稱為「北皮蓼街」,由於被規劃為老松國小的預定地
光復後,這一都市計劃仍被沿用,因此老街的房屋不再改建
在都市計畫中幸運的保留下來~
剝皮寮老街就位於今日萬華老松國小的南側→即現在康定路173巷
老街北側的街屋與老松國小校園僅一牆之隔,南側的街屋則緊臨廣州街
為萬華老社區現存年代最為久遠的清代完整街道
老街離龍山寺不遠,是清末艋舺通往古亭的主要通衢幹道~
日治時期,實施市區改正,重新訂定都市計劃
目前之廣州街取代剝皮寮老街成為主幹道
老街頓時沒落,成為後街小巷~
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是台灣民眾熟知的古諺
用以形容清代台灣三大繁華的港口城市~
這三大古鎮,台南以「台灣京都」的古都文化而著稱,鹿港則有著名的古市街
而艋舺還有什麼呢?
艋舺沒有一條足夠份量的老街
能像鹿港古街那麼具有歷史特色而可以反映其輝煌的歷史歲月
台灣的首善之區在台北,但很多人大概都已忘記,台北的首善之區曾經在艋舺~
『剝皮寮老街』歷經六年的整修,終於落成,正式開放供遊客參觀
這條橫跨清代、日據(日治)、民國三個時代的老街
混合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,成為一條足以代表艋舺市街歷史特色的老街~
華仔美美嚐遍艋舺美食小吃後
先來到龍山寺參拜一下
龍山寺坐北朝南,面呈日字形
為中國古典之三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式建築
計由前殿、正殿、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
這回美美老婆來誠心參拜文昌帝君
祈求如願考上導遊領隊證照~
接下來,就是要去走訪『剝皮寮老街』囉~
走進老街,一幕幕不同年代的空間場景,躍然眼前
老街的歷史深刻的書寫在地景之上
透過歷史元素的文化意義詮釋,可以聯結上在地住民的歷史記憶
進一步將彼此久已疏離的社會關係,在集體認同中重新縫合~
七彩霓虹燈泡,在晚上閃爍應該很美
日祥旅社~給旅人一個落腳休息的地方
老永茂西藥房~有調劑處方還有各國名藥喔!外面還有奉茶~
胸口儎儎,中氣不足嗎?來給跌打損傷的療傷接骨一下吧~
愛仕~好令人遐想的招牌跟店名呦~
秀英茶室~傳統茶桌仔店,主要提供茶飲及點心為主~
老店屋之內,戶戶都有陳年往事,事事都關乎艋舺地方歷史
這是艋舺在地人地方故事的歷史印記
也是全台北人集體記憶的文化場域~
因應新路的落成,剝皮寮老街南側的房子紛紛將房屋立面改向廣州街
因此在現在的廣州街上,可看到一整排日治時期流行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~
老街店面轉向廣州街
使剝皮寮老街原本是兩兩相對的店面,變成是前後相對,形成「半邊街」的景觀
而臨廣州街的部份房子則將內部空間分隔為前後二個店面
中間以天井相通,形成「兩店面」的建築外觀~
由於新街取代了舊街,因此面向廣州街上的房子也多為新樓房
而老街的房子因處於後巷,繁華不再,較少改建,因此保存了較多清代民宅的建築元素
這些都是剝皮寮老街的街景特色~
清朝的老房子與日治時期的街屋,交錯其中,在整修過後得以新的面貌重新展現
走入此境猶如進入另一個年代,外頭是繁華吵雜的鬧區
而老街裡呈現的卻是老房子的故事,用靜態的方式述說屬於它的歲月~
昔日紅磚木框的老店街景加上些許創新藝術,電影『艋舺』也是來此取景
雖然已經開放參觀,但有幾個地方仍舊在趕工中~
濃濃的陳年歷史風情,來到這哩,建議穿著復古一點,融入此地氣氛之中
拱圈型的亭仔腳,過去老街以商業為主,店家將商店退一個步架
提供行人一個遮風避雨的空間,也可視為商機的延伸,現稱為騎樓~
軟樓,樓板以木椼構築,行走在上面有木板特有的彈性,所以稱為軟樓
剝皮寮老街獲得保存,而老松國小旁也有了一座「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」
可供學童參觀學習~
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的艋舺古市也終於保有了這麼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歷史老街
可以榮耀及紀念它曾有過的繁華歲月~
走過亭仔腳 回首剝皮寮~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剝皮寮老街
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、廣州街口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此篇文章被閱覽次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