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潭纜車
充滿悠靜氣息的日月潭一直以來都是中台灣的渡假勝地
天然的山嵐湖泊美得讓人停下腳步駐足欣賞
碧綠山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
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氣息~
歷經二年建造的日月潭秘密武器~日月潭纜車
終於在這靜謐的日月潭登場囉!
「改變你看湖的觀點」
「從水、陸、空三個面向欣賞日月潭」
以此為號召的日月潭纜車
終於在2009年年底開始試營運~
開始試營運便遇上了元旦的連續假期
滿滿的人潮湧入日月潭這個美麗的風景區
也讓部份害怕塞車的人還未曾到此體驗日月潭纜車的魅力~
華仔美美來日月潭渡假,至烏松崙賞梅後
再折回日月潭排隊等候搭乘萬眾矚目的日月潭纜車囉!
當天晴空萬里,讓華仔美美帶領大家一起來感受日月潭纜車的魅力吧!
往返於日月潭及九族文化村的日月潭纜車
是台灣首座民營規劃興建的空中纜車
起點為九族文化村觀山樓,終點則在日月潭湖畔(青年活動中心前)
纜車總長度約為1,877公尺,穿梭於兩地之間單程只需7分鐘
日月潭纜車共設置有86個車廂,每一個車廂最高可乘坐8人
日月潭纜車的乘車站共有兩處
一個在九族文化村內,一個在日月潭邊的德化社
如果想順遊“九族文化村+纜車”的民眾
不妨就直接開車進九族,然後購買現在的優惠票
NT.$490元(暢遊九族+搭乘纜車)一票到底喲!
【門票優惠至2010/2/13止,原票價NT.$700元】
如果你只想搭乘纜車不玩九族文化村
記得一定要從日月潭纜車站上車~
如果先到九族的話
就一定要先購買門票入園才能搭乘纜車
這點要多注意~
纜車車票:來回優惠NT.$250元(優惠到2010/3/31止)
過了3月底,就恢復正常票價NT.$300元
華仔美美今天只嚐鮮纜車的部份
所以一路從信義開車趕回來位在日月潭德化社附近的日月潭纜車站
這條環湖公路來來回回可走ㄌ好幾趟~
站前就是一大片的停車場
不過,以目前開始營運期間人潮大量湧入,應該是不敷使用囉!
日月潭纜車站的建築為八角形結構加上圓形屋頂
屋頂是古典高雅的鈦鋅原色、科技感為主體造型
圓形屋頂配合月台挑高入口及左右兩側斜坡道建築
從纜車上鳥瞰宛如一隻帝王蟹,伸出雙臂倘佯於湖畔
成為日月潭最美麗的新地標~
抬頭一望~
一個個鮮豔可愛的纜車車廂就漫步在雲端...
日月潭纜車車廂,分別彩繪上紅、黃、藍三色
分別代表日(紅色)、月(黃色)、潭(藍色)三個意象
也代表ㄌ日九遊程的歡樂(紅色)、樂活(黃色)與生態(藍色)
~水陸空三棲一體的繽紛色彩
這樣歡愉的色澤,非常適合這片美景~
從日月潭纜車站出發往九族站
會橫越過卜吉山的兩座丘頂
第一座(T7):996M,第二座(T8):1044M
這段寬786公尺的山谷,經由T7與T8之間的纜線
在空中畫出一道微笑的弧度線條稱為「山谷的微笑」
視野全無遮攔,是鳥瞰潭景最佳航程~
纜車的感應式車票
購票處在主體建築物的正前方中間
買完票後,再往面對主體建築的左側去搭乘纜車
採用大面積的落地窗
讓挑高的空間質感及舒適感倍增
奢侈的攬入戶外一整片的日月潭景光
真是美不勝收呀!
明潭景致一覽無遺
搭完纜車也不妨來這裡走走
細細感受明潭之美~
排ㄌ一會兒,覺得其實纜車消化乘客的速度還算滿快的
但是排隊的動線並沒規劃的很好~非常擁擠
進入纜車很像捷運或是火車站
一節一節的車廂陸續進入搭乘區
一節車廂可乘坐8人
在底下看時覺得車廂好像滿小的
但實際搭乘覺得空間適中~還滿舒適的
隨著纜車的緩緩上昇,“哇”聲連連~
真的能看到整片的日月潭景
當經過第一個山丘的頂端
越過它後,來到“山谷的微笑”
更廣闊的山谷景色映入眼簾~
大家都被這個美麗的景色給吸引住ㄌ
一個個色澤俏皮的車廂,在山谷裡排列成隊
彷彿美麗可愛的"小精靈"穿梭於空中
在這個山谷裡,能看到日月潭大竹湖的全貌
大竹湖正是日月潭水源注入的地方
空中鳥瞰的明潭景色更多、更美了~
坐在纜車內,美景盡收眼底
真的不論從陸面、湖面或者是現在的雲端中
欣賞日月潭都各有她獨到美麗之處~
日月潭~真的很迷人
越過第二座山丘頂端後,九族文化村園區就在左側
纜車的目的地也抵達囉!
這裡是個大下坡,還滿刺激的呢~
九族文化村四週山景的綠意盎然令人難忘
不論湖景或是山景,都是這趟纜車之旅迷人的誘人景致~
到了九族站後,不論是否要再搭乘纜車或進入九族遊玩
一律都得先下車出站後,再重新排隊進入~
到九族站出口就是九族文化村的觀山樓
要再續玩九族的人,就從這裡進入
單趟約7、8分鐘的纜車
其實會覺得不夠過癮呢!
真的會很想再多坐一會兒,再多感受從空中欣賞日月潭的景色
日月潭~迷人的湖光山色風情
如詩如畫般的意境 景緻變化萬千
湖邊漫步 搭船 搭纜車
欣賞明潭之美的樂趣~
來一趟日月潭纜車
居高臨下的視覺響宴~
日月潭深度之旅~
文武廟→孔雀園→伊達邵→玄奘寺‧玄光寺→慈恩塔→梅荷園→耶穌堂→
涵碧樓下午茶→映涵渡假飯店→烏松崙賞梅→日月潭纜車→水社碼頭→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此篇文章被閱覽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