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梅老街
走訪完富岡老街後,順道來『楊梅老街』參訪一下
楊梅的地勢周邊高,中間低,河流流經其間,形成溪澗谷地
客家人稱凹下的地貌為「壢」,閩南人則稱為「坑」
清代時,客家移民來到此地,看見遍地有野生的楊梅樹,所以稱這裡為「楊梅壢」
日據時代大正9年(1920),台灣總督府實施行政區域調整及修改台灣的地名
楊梅壢因此改名為「楊梅」
所以楊梅的發展甚早,清代即在此地設站
日治時期,楊梅更是台北至新竹間的交通中繼站
因此當時火車站附近的榮景十足,布店、米店、漁貨等一應俱全
不過在1929年時,因為此段鐵路坡度過於陡峭,而將車站由舊址北遷至現址
楊梅火車站最早設立的位置,就在現今的衛生所
而現在衛生所前面的階梯,其實就是當時的月台所在
因此現在楊梅火車站前的「老街」,其實是80年前的「新街」
新站前所形成的新商圈,以大成路與老街「大華街」相連繫,路程約僅一公里
從站前圓環沿著大成路走去,可發現許多許多二層樓的清水磚構造的建築
這些建於1930年代的街屋,立面裝飾雖不如大溪的繁複華麗
但洗石子的做工卻更勝大溪老街
立面則仍沿襲大正時期流行的巴洛克裝飾
目前僅存的這些巴洛克建築以大成路62至70號,以及187至193號較為完整
走在圓弧拱門式的亭仔腳下,一望無盡的「老街」
這裡看到紅磚構成的亭仔腳
另外也見到白色的亭仔腳~更富歐式風采
形成一股強烈的對比
可是現代商店不斷地替換,裝潢不斷地修改
這樣的混搭是老街的重生嗎?還是不得已的現狀
「楊梅老街」的舊建築,僅剩零星幾棟
規模遠不如湖口老街,也不如桃園當地的大溪老街
其實並非楊梅原有的老街建築不如上述兩地
而是隨著時代的演變,老房子一棟棟被拆毀改建,至今所剩無幾
桃園大溪老街,因河運沒落
新竹湖口老街,因鐵路改道,而面臨商業活動的衰微
老街繁榮不在,所以許多老房子沒有遭到被拆毀改建的命運
楊梅車站前的巴洛克街屋建築
仍然可以讓人藉此遙想當年楊梅新街的繁榮街景~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此篇文章被閱覽次
留言列表